安得广厦千万间金诚无忧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,风雨不动安如山。
当年的杜甫,多么渴望有一间像样的房子,让家人不再遭受风雨。但是他却做不到,只能带着家人修建茅屋。
不得不说,安居乐业是天下人的梦想。
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,离开农村老家,到外地打工。
打工多年后,也有了一定的积蓄,这买房的梦,就涌动出来,成为现实。
到了这几年,很多在外地的打工人,发现房子已经变成累赘了。
01
很多打工人,往往违背了买房的初衷,人房分离的现象很普遍。
我的表弟,大专毕业之后,在衡阳的某厂里,干了两年。
展开剩余84%为了进一步谋发展,他去了惠州。
在惠州,他找了对象——一个湖南的女子。
和对象扯了结婚证,买房的事情就提上日程了。从方便打工的角度,他们选择了在惠州买房。
他们买的是预售房。
房子还没有交付使用金诚无忧,两口子就去深圳打工了。
惠州的工作,到底没有深圳的工作那么好,工作发展前景,待遇,都没法比。
工作地点更换了,这惠州的房子,就不好处理了。卖掉吧,这价格一再下降;不卖吧,也确实用不上。
当房子交付之后,两口子都不知道,要不要对房子进行装修。
最后一咬牙,卖掉了。亏本也算了。如果不卖的话,房贷也不少,还会变成一块心病。
卖掉之后,两口子决定在老家县城买房。
不管走多远,人总是要回到老家的。县城的房子,方便孩子读书,也可以用来养老,逢年过节也会回老家,可以住几天。
本以为县城的房价很低,却不想也要了五六十万。其中贷款三十万左右。
房子买好了,装修好了,但是他们基本上不住。孩子也安排到深圳读书。
一年到头,县城的房子住三五天。大部分的时间是空置。我们本地人叫这样的房子,是“养蚊子的地方”。
最难受的是,房子在掉价,就像是两口子的存款,在慢慢弄丢。这可是从打工收入里,挤出来的钱啊,谁不心疼呢?
最可怕的是,一旦打工人失业,这房贷就顾不上了,多半要寻找亲戚朋友父母的帮助。断供后的麻烦,谁都清楚。
算一算,房贷中的利息,也是不少。比较全款买房,可能利息就多出十几万。这就提高了买房的成本。
还有房子要物业费,一年一千多,也是开销。
当初买房,是想要有一个稳定的家,能够给子女更好的读书环境,能够多少有一些增值,算是百年大计。 后来发现,打工人的生活,漂泊不定。房子和打工地,往往不是一个地方。房子的价格也不稳定,亏损的概率在增加。房子也会老去,不是万古不变的。孩子读书,也不非要房子不可了。前前后后一对比,多少买房的打工人金诚无忧,后悔了。
当房子卖又卖不掉,住也住不上,未来也没有价值的时候,房子就真是累赘了。
02
打工人,房子是怎么一步一步变成累赘的?
第一,在多年前,到城里买房,是特别有面子的。
作为70后,我在2006年,在县城买了房子,这算是全村人的骄傲。
如果在深圳长沙等地方买房,那就更有面子了,大家啧啧称赞。就算买了五六十平米的房子,也了不起。
冲着面子,也有人一咬牙,掏空家底,买房了。
第二,买房的时候,我们也是想着赚一笔。虽然不是炒房客,但潜意识里,在等增值。
多年来,我们看到了房子涨价的过程。二十年前的房子,一年涨价的幅度,比你打工一年的总收入还高。
第三,村里常住的人越来越少了,大家都到城里买房。这你不买房,就是一个笑话了。
你也很不想到村里住了。就是你的父母,也最好不要在村里住。从外地赶回来过年,要进村里,也麻烦。
大家都在城里,多好,来往也方便。
城里也有很多的附属设施,给养老、就学、打工带来便利。闲暇时,逛一逛公园,也是不错的。
人就是这样的心态——你有的,我不能没有,否则就低人一等似的。
真的没有想到,社会变化那么快,房地产行业,不是按照我们的预期去发展的。
加上这几年,打工人随时可能失业,收入也可能降低,但是房贷的压力在,房子也无法增收,这肯定让人愁眉苦脸。
想不通啊,怎么打工人的钱包,就被房子这一件事掏空了呢?
03
古人云:“广厦万千不过卧榻三尺,良田千顷不过一日三餐。”按照古人的建议,房子不应该是累赘,而是家庭幸福的根本。
就当下而言,给打工人几点建议,把“累赘”变得轻松起来。我不反对买房,但是希望打工人尽可能是房子买得、用得恰到好处。
首先,房子的性价比要提高。也就是考虑房子是否可以长期住。如果住不长,就不要买,不如租房。
然后,丢掉面子,把没有买房,当成一种幸运。在老家有红砖房,也够了。老家确实不方便,就在县城买普通的房子。很多县城的房子,三居室,都是十几万就够了。打工人也买得起,还不要贷款,后续无压力。
最后,没有实际用途的房子,就卖了吧。虽然亏了一点点,但是你是无债一身轻。
人就活几十年,打工的日子已经够苦了,没有必要把房子这一座山还放在肩膀上。
每天都加班加点,赚几个钱不容易,抠紧一点,存起来,没有错。
真正的睿智,就是住在简朴的小屋里,一家人笑着过。
作者:布衣粗食。
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金诚无忧。
发布于:湖南省中金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