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直被贾国龙给蠢哭了,硬是让西贝的危机公关爱配资,演成了大型连续翻车现场。
他大概是觉得之前作的还不够,西贝还没有彻底死透,“扑哧扑哧”上来对着自家品牌又补了几刀。
那篇以7岁孩子“毛毛”为主角的煽情文章,让人尴尬得抠出了一套别墅外加游泳池,主打一个只要自己不尴尬,尴尬的就是别人。
毛毛从2岁就开始吃西贝,一直吃到7岁,看到网上的舆论,妈妈不打算带他去西贝了,结果他不仅在家哭闹着表达对西贝的“忠诚”,到了西贝还抱着女店长大腿哭。
让人忍不住怀疑毛毛莫不是上海孩子,绿捷的臭虾仁吃多了,所以才对西贝情有独钟吧。奇怪的是毛毛都7岁了,却只能够到女店长大腿,看来预制菜的营养确实不行啊。
这篇被网友称为“史诗级拉垮”的公关文,很快便在群嘲声中被西贝删除,并且还不忘给自己挽尊,声称是“不想牵扯到老顾客,担心顾客的隐私”。
只是如果你以为这就完了,也太小瞧西贝的创意了。
除此之外,人家还有要跟西贝生死相许的小伙子,心里眼里都是西贝的姥爷,一个比一个雷人,仿佛西贝已经不做饭了,而是转行拍逆天短剧了。
可能两岁的西兰花不是白吃的,去年西贝有个女店长现身说法,堪称没有最炸裂只有更炸裂。
那是一位姓刘的北京店女店长,她15岁时就去西贝工作了,一位大爷很爱去西贝吃莜面,经常都是她接待的,结果两年后大爷大手一挥,张嘴就要送她北京一套房。
可把女店长给吓坏了,房子肯定是不可能收的,不然怎么体现西贝人的高风亮节。但也把网友们给无语到了,而人在极度无语的时候真会笑。
西贝这到底是什么汤啊,贾记秘制迷魂汤吗,喝完房子都交出来了爱配资,家里有大爷的可要当心啊。
总之,西贝早已不是第一次公关翻车了。
只不过从前的西贝一直隐藏的很好,始终保持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虚假人设。直到被罗永浩吐槽又贵又难吃,全是预制菜太恶心了。
从贾国龙高调起诉罗永浩,再到“顾客虐我千百遍,我待顾客如初恋”的道歉信,西贝的每一次回应,都精准地踩在舆论的雷区上。
强烈建议西贝贾老板,下次找我来给他公关稿,不要6000万,只要600块,我就能让他知道,什么是说人话接地气。
实际上,西贝原本可以沉默以对,或者是高情商应对。
结果贾国龙却选择了一条“对抗式”公关之路,那句“生意可以不做,是非必须得辨”,瞬间将品牌放在了消费者对立面。
西贝似乎完全不懂,消费者抵制的并不是预制菜,而是自己的知情权,消费者需要的不是油腻洗脑,而是健康美味的饭菜。
景德镇鸡排哥之所以能火遍全网,在于人家卖6块钱的鸡排,还每天新鲜现做,更妙语如珠笑容满面,提供60块钱的情绪价值,外加600块钱的服务。
哪像贾国龙啊,一言不合就号召一万八千名员工集体讨伐顾客。
心理学上有个“逆火效应”,当人们面对与自身信念相悖的证据时,反而会更加坚定原有观点。西贝的连续失误,正好触发了这一效应:越是狡辩,消费者越不买账。
从“硬刚”到“煽情”西贝的公关操作步步踩空,其根源在于创始人陷入了信息茧房。长期被鲜花和掌声包围,听不到真实声音,导致对局势判断全面失误。
自从企业规模做大后,西贝逐渐脱离了服务本质,贾国龙只想着扩张规模,却忘了餐饮业的根本是服务消费者。
消费者走进餐厅,是为了享用美食、享受服务,而不是来听品牌讲煽情故事或接受说教。信任是餐饮企业最宝贵的资产,一旦失去就很难重建。
塔西佗陷阱理论告诉我们,当公信力破产时,无论说什么做什么,人们都会持怀疑态度。
信任在了,即使不言不语,顾客也会用脚投票。信任碎了,再多的公关文章也粘不回来。
梭罗在《瓦尔登湖》中写道:“简单,简单,再简单!”这句话对企业危机公关同样适用。与其玩弄文字游戏,不如坦诚面对问题。
目前依然处于舆论风暴中心的西贝,最需要的不是如何公关,而是保持沉默、用行动证明改变。真诚的行动,永远比华丽的词藻更有说服力。
餐饮行业本质上是服务行业,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能否赢得顾客的信任。
西贝若想重新获得消费者的认可,就必须彻底摒弃傲慢心态,真正回归到“围着顾客转”的初心。
商道即人道,诚信为本。
但愿西贝能早日明白这个道理,也希望其他企业引以为戒——商业的本质是建立信任,而非单纯追逐利润。
中金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